心念柔和,生活更美好
感恩南无羌佛《极圣解脱大手印》的功德与加持力!学佛修行是人生最大的幸福!
感恩南无羌佛《极圣解脱大手印》的功德与加持力!学佛修行是人生最大的幸福!
亲爱的母亲您知道吗?古佛南无羌佛来到我们娑婆世界了,还原了释迦牟尼佛的教义,带来了纯正无偏的正法。佛陀这一世为正法而来,我们众生有救了。
通过苦难促使我明白为什么要学佛,从学习佛陀教诫当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,断贪嗔痴爱喜怒哀乐,放下我执,从世俗的大染缸中走出来,还净戒体,跟着伟大南无羌佛修行解脱成就。
昨天听闻了佛陀法音《纯净的心行才能换来真实的佛法因为佛法是骗不了的》我醒悟过来修行本在生活中真正大悲为本,利他为基,把身口意修好,不要被别人的脸色,口气所牵引造成我执成了自己学佛之障,要学佛的教戒,法义真正依法不依人才是如法的修持,才能找到了生脱死的方向,将会有成圣的可能。
因此任何修行人都应该“依法不依人”,绝不能被某些法师的表相迷惑,大家不要看到所谓的“苦修”法师就顶礼膜拜,要依《解脱大手印》中的128条来鉴别师资,远离邪师骗子,拜清净戒行乃至有圣证量的上师,才不会辜负这暇满人身,才有解脱的良机。
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曾在《佛法是个工程》中说法:“佛法是释迦世尊当年说出来,让众生了生脱死、脱离轮回的方法。” 我们修行学佛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,而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建造一个完美的工程。我们无论是修建普通平房还是摩天大楼,必须要打牢地基,只有基础结实坚固才能依次而上,没有基础就是浮土筑高楼。
佛教有个词汇叫“同体大悲”。大意是,观照一切众生与自己身同体,而生起拔苦与乐、一切平等之悲心。在生活中,我们学习佛菩萨的大慈大悲,以同体大悲的理念来理解、接纳一切人和事,那么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就很容易做到非暴力沟通,再推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。如果人人都可以遵循非暴力沟通四原则,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将会是多么美好与温馨!
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教导众生:万般皆因果。我们所遭遇的,是自己多生累劫的因果所致。我们遇到的每个人,都是自己感召来的,不可生怨恨心。生活中不管演绎着怎样的情感,幸福、痛苦、悲惨或刻骨铭心的,无不是在清偿彼此的相欠,愁也一天,笑也一天,何不潇洒面对呢?
南无羌佛在说法时,多次告诫弟子要守五戒、行十善。十善分为三大类,分别应对我们的身体、语言、起心动念三部分。而其中针对语言(口业)部分就占了四种: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。由此可见,口业在佛教中的重要性。
恭读了南无羌佛法著《世法哲言》,我懂得了——人很难知道自己的毛病,又非常容易觉察别人的毛病,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修行的人,见到别人的毛病,会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毛病,拿别人做自己的对境。
正如南无羌佛法音所说,成为一个不被“利、衰、毁、誉、嗔、讥、苦、乐”八风所动,不被外境所迁,无有我执的修行人。如果缺乏这些锻炼,缺乏生活的考验,脱离了人群,如何修得忍辱心,慈悲心,如何知道我们有为利众生的行举?
记得南无羌佛在一次说法时讲到,大家只要如法去修行就好了,至于是否能成就解脱你们不用担心。就如同我现在摇铃一样,只要做了这个动作,你们一定会听到铃声的。
朱自清在《匆匆》一文里写到:“在默默里算着,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;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,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,没有声音,也没有影子。”
总之,神通是证得般若妙智真空妙有之用,是证圣的表法,是利生的方便。佛法的神通是圣神通、大神通,不是外道神通能够比拟的。佛教的神通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证功夫。要明确,是圣者必具六大神通,缺一不可。只有修持真正的佛法才会产生神通圣力,才会了生脱死。
人与人之间的相处、交往,离不开语言。就算是聋哑人,也需要“手语”表达自己的思想。因此,良言善语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特别重要,可是我们大部分时候,有话就是不能好好说。也正因为有话不会好好说,才导致生活中的诸多矛盾
人生有四景:看得透,见其本质;想得开,则豁然开朗;拿得起,而明明朗朗;放得下,则轻轻松松。看了禅 […]
每当我又要恶言恶语时,我都努力忍下来,忍了一会儿后,发现没之前那么生气了。如果一时没忍住爆发了,事后也会跟丈夫道歉。在磨练的过程中,我坚持闻法,恭看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著《解脱大手印》,依照法义修无常心,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人生如梦,告诉自己要放下自私我执,生活中较真、理论又有什么意义,折磨的是自己,积累的都是去恶道的资粮。
南无羌佛在《解脱大手印》中讲法:当我们做事不顺利,别人伤害打击诽谤,乃至欲治我于死地时,或伤害事业、家属老小、亲人,使其破财、害其生命之灾难,身处痛苦时,我应当明信因果,一切恶报现前,皆因都是我无始造下之黑业,今为偿还报应,是还我自己欠下的债,不是害我的人造成的祸根……
再次告知世人,南无羌佛所说《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》就是彻照一切牛鬼蛇神,邪师骗子的“照妖镜”。这个世界真正的佛法就在南无羌佛这里。
《金刚经》有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。禅师的小小考验,就让三个徒弟原形毕露,羞愧得无地自容,让他们不仅看清自己的水平和定力,更明白了修行是掺不了半点沙子,来不了半点马虎的,一定要学会放下我执,学会脚踏实地、严持戒律,依教奉行,否则名声再大,也只是个空有头衔的假修行人,根本谈不上什么解脱成就!